决胜兰渝线:6年掘进173米,8年打通“地质博物馆”
摘要:标题:决胜兰渝线:6年攻坚173米,8年攻克“地质博物馆” 正文: 我国西部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——兰渝线(兰州至重庆铁路),历经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,于近日正式通车。这,决胜兰渝线:6年掘进173米,8年打通“地质博物馆”
标题:决胜兰渝线:6年攻坚173米,8年攻克“地质博物馆”
正文:
我国西部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——兰渝线(兰州至重庆铁路),历经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,于近日正式通车。这条全长886公里的铁路,不仅极大地缩短了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时空距离,也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注入了强大动力。
在兰渝线的建设过程中,我国铁路建设者们攻克了无数技术难关,其中最为艰难的当属“地质博物馆”段的隧道建设。该段隧道全长173米,地质条件极其复杂,被誉为兰渝线的“咽喉”。
自2012年开工以来,6年的时间里,兰渝线建设者们在这里展开了艰苦的掘进战。面对“地质博物馆”段隧道建设的重重困难,他们充分发挥了“敢为人先、勇于创新”的精神,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。
一、技术创新,破解难题
在“地质博物馆”段隧道建设过程中,我国铁路建设者们积极采用新技术、新工艺,破解了一系列技术难题。
1. 隧道掘进采用大直径隧道掘进机(TBM),提高了掘进效率,降低了施工风险。
2. 针对复杂的地质条件,采用围岩预加固、预支护技术,确保了隧道安全。
3. 创新采用新型防排水技术,有效解决了隧道渗漏水问题。
二、精细管理,确保